(1997—2017)
誉满浙南 精彩纷呈

56.jpg

1997年以来,医院正式迈入了跨越式发展快车道。面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层层推进,医院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入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医疗质量和学术内涵不断攀升。先后晋级浙江省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浙江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被授予卫生部国际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浙江省"示范文明医院"、浙江省"平安医院"、"绿色医院"等称号。同时,医院不断扩张办院规模和创新思路,先后与温州市医药科学研究所、温州市肿瘤医院、温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合并,成为市属医疗单位中首家"三院一所"格局的医疗机构;2012年6月27日,更名为温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成立温州市首家医疗集团——温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集团成员共32家。开放床位数由1997年的431张,发展到2017年的1411张;门诊量由32万人次增长到125.57万人次,出院人次由9146人次增长到48036人次。一个个坚实的足迹,见证了温州市中心医院的腾飞与辉煌,更承载着"求实、精业、奉献、进取"的厚重使命。

齐心协力,共铸三甲梦。医院等级评审是衡量一个医院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医院提升内涵建设的需要,更是医院顺应新医改形势的迫切要求。2000年,全院上下齐心,全员发动,领导层研究创建标准,部署工作任务,全院一盘棋,人人为创建三乙医院奋力拼搏,并于2001年4月3日,正式通过浙江省第14批三级乙等医院评审,几代中心医院人的夙愿成真,医院步入三乙时期。2004年,因"非典"推迟的新一轮浙江省卫生厅等级检查拉开序幕,医院启动等级医院复评工作。医院召开迎接省等级评审工作会议,狠抓落实查漏补缺,促进医院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次年2月3日,省卫生厅再次公布我院为浙江省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十年磨一剑。2010年,医院正式启动争创三甲医院工作,层层落实行政管理、医疗安全、持续质量改进等重点工作,并于2011年2月21日,省卫生厅公布第三轮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结果,我院参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管理。再经过一年的复评迎检,2012年1月11日,浙江省卫生厅公布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此医院正式踏入了三甲医院时期,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组建医疗航母,雏形初现。2002年1月,经市卫计委前期调研,市医药科学研究所缺乏资金,缺乏基地,缺乏课题,而那时的市二医急需建立一个科研机构,经市卫生局指示,我院与市医科所合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双赢,实行院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新型管理模式。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市卫生局决定将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温州市收治"非典"的定点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住院患者和部分医务人员全部转移到我院,温州市肿瘤医院暂挂靠在我院。我院和温州市肿瘤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合作实践,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双方多次召开两院合作专题会议,最终达成协议,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办法,以借用的形式实行管理。

57.jpg

2004年2月,医院正式和温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温州市肿瘤医院)资产合并重组,成为市属首家三院一所(温州市医药科学研究所)的医疗实体格局。此时,东、西两个院区格局正式形成,总占地面积74亩,核定床位850张。东院区是以二院为核心主体的综合性医院,西院区是在五院的基础上,改扩建为传染病专科医院,平时作为以一般传染病防治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在紧急情况时,转为特种传染病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年2月18日,医院西院区正式挂牌开诊。11月20日,传染病大楼正式投入使用,西院区各项工作进入正常轨道。期间,两院(东院区、西院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的管理模式,财务账户独立核算,直至2013年5月26日,医院与温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温州市肿瘤医院)合并组建为温州市中心医院(市肿瘤医院、市医药科学研究所),温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13年12月3日注销,成为历史。2011年,经市卫计委领导指示,由我院承担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建设任务,选址瓯海区南白象街道鹅湖村,一期床位200张,占地面积15.6亩。2014年,该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正式设立,承担全市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工作。2015年,在"双下层两提升"、"双向转诊"等新医改大背景下,医院迈出公立医院改革新步伐,成立温州市首家医疗集团——温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三个直属院区分别为东院区(温州市中心医院)、西院区(温州市肿瘤医院)、六院区(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同时,先后与永嘉县人民医院、鹿城区人民医院、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瑞安市塘下人民医院等4所县区级医院,温州和平医院、乐清开发区医院、温州滨海医院、温州手足外科医院、温州深蓝体检中心等5所民营医院,以及近30所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建立合作协议。集团以市中心医院为核心,植入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以核心型、紧密型、延伸型、帮扶型等四个医疗机构层次为构架,以医疗临床、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医疗质控等四个专业委员会为平台,重点建立以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多点执业、双向转诊、急慢病诊疗为手段的集团内部运行模式,使我院能更好地发挥城市三甲医院的品牌效应和综合服务优势。

薪火相传,优势突出。重点学科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驱动力,是一项带动全局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医院沿着老一辈中心医院人的足迹,迈步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快速形成优势专科,加速学科达省级先进水平的步伐。先后成立了重症监测治疗中心、温州市儿童生长发育中心、腹腔镜诊治中心、浙南伽玛刀治疗研究中心、乳房肿瘤诊治中心、介入(诊疗)中心、微创外科中心、小儿神经康复中心、尿动力学研究室、富士能内窥镜诊疗研究中心、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等。同时,医院牢牢把握发展势头,精准发力,顺利争取到温州市急诊医学技术指导中心、温州市影像诊断中心、温州市出生缺陷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示范单位、温州市精准医学中心等称号。2003年,温州市首家由浙江省卫生厅认证许可、温州市卫生局批准的温州市产前诊断中心正式挂牌我院。2006年,通过了省卫生厅专家的验收和评议,取得了具备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资质,成为温州市唯一一家具备该资质的医院。2007年12月28日,温州市肿瘤医疗中心开诊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学温州基地落户我院。2010年5月温州市120急救中心滨江分站落户我院。2017年5月21日,医院更是成功跻身2017年全国地市脑血管病防治百强医院,被授予全国十佳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医院,正式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目前,医院共拥有神经病学、肿瘤放疗科等2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神经外科、血液内科等2个浙江省区域专病中心,肿瘤诊疗学科群、脑科中心学科群与产前诊断学科群、脑血管病中心、感染病学科群等5个温州市重点学科群,温州市重点医学学科15个,市级诊疗质控机构9个,医疗技术指导中心22个,同时还承担了包括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温州市产前诊断中心、温州市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学术和科研任务。

细化专业,完善学科。细化专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临床技术、科研教学、学术交流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医生自身和专科组的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科室的和谐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深远影响,是专业技术向精深发展的必经之路。2002年心血管专科和内分泌专科分离,内分泌病区独立成科;中医病房从妇科病区中剥离出来,合理设计病区;2011年风湿免疫科从肾内科分离出来,独立成科,并设立22病区。2004年西院区正式挂牌开诊,开设内科、外科、伤骨科、妇科、儿科、肿瘤化疗科、肿瘤放疗科、传染科等科室。2004年合并血液内科和肿瘤化疗科成立肿瘤血液内科,分设20病区(东院区)和27病区(西院区);神经外科和泌尿外科单独设立病区。2007年,设立肿瘤化疗科、肿瘤外科、肿瘤放疗、妇科肿瘤等相关肿瘤专业,开放肿瘤病床250张,建立肿瘤放疗中心、乳腺病诊治中心。2008年设立用药咨询窗口,药师下临床、进行患者用药教育和用药干预,执行药品分类管理、安全管理等,建立中心实验室,形成临检实验室、遗传病实验室、中心实验室三位一体的实验体系,为临床医疗提供技术保障,为科研搭建发展平台。随着新住院大楼的落成,医院进一步细化科室,先后成立了体检中心、内镜中心、中心实验室、淋巴瘤专科、全科医疗科。2012年成立了肿瘤康复科,同年肿瘤放疗科荣获浙江省首批癌痛示范病房称号,首次通过省卫生厅癌痛示范病房的全省共有27家,我市目前仅有我院放疗科及附一医放疗科通过评审验收。


2.png


仁心仁术,精益求精。在医疗技术方面,医院狠抓质量,注重创新,不断引进和开发新的诊疗方法,提升整体医疗技术水平。1998年脑外科、五官科联手合作,成功地切除了一例当时极为罕见的前颅底鼻腔沟通性巨大型间变型脑膜瘤。1999年成功地对二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了GDC(电解铂金微弹簧圈套)的栓塞术,这在当时是国际上先进的治疗技术。2000年成功施行全市首例DSA机引导下经皮动脉化疗泵埋入术、全市首例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全市首例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等,在当时是非常前沿、先进的技术。2000年,我院聘请营养学和癌症研究领域著名的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林旭博士担任"医学顾问",双方签订了医学技术合作协议。2001年成功施行了全省首例血管内颈动脉支架扩张术,这种手术方法为浙江省首例,全国领先。2002年在全市首家推出了对先天愚型、神经管畸形等常见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首期推出就有30多位准妈妈预约登记进行此项检查。成功施行了省内首例腹腔镜手辅助式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003年率先在全市开展纤维胆道镜联合气压可弯弹道碎石机取石术。2004年,神经外科与心血管内科联合进行全省首例神经和心脏支架植入介入治疗,标志着我院的介入治疗水平进入全省的领先行列。2005年成功为一位70多岁患者植入我市第一台数字化心脏起搏器,推动我市心脏起搏技术上了新台阶。2011年,在全市率先开展PICC静脉置管技术,购置Site—Rite5血管超声导引系统,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达到99.9%。作为温州市首家,2012年成功植入全球首款免干扰心脏起搏器。2016年,成功施行温州市属医院首例房颤消融和左心耳封堵联合手术。2017年,成功为一例右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这是全省首例通过手术方式开通慢性闭塞的颈动脉。

5.jpg

护理队伍,仁爱精诚。我院历代护理人,在医院文化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尊重、关爱、认真、细致"的护理信念,为病患提供充满人文情怀的优质护理服务,树立了我院"仁爱、精诚"的护理品牌,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1997年9月,医院首次提出在护理操作中实行"三查八对"新理念,填补了护理工作"三查七对"中对药物有效期查对的空白,为有效保障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做出贡献;2003年开展"星级护理服务"模式;2011年在全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从而实现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再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模式的转变,使病人得到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2011年7月,温州地区首家PICC基础培训中心落户我院;2014年开设PICC门诊、造口门诊等专科护士门诊,现有专科护士20人,分别在急诊、手术、肿瘤、康复、糖尿病、造口等护理领域开展疑难病例护理会诊、临床专科教学指导及专科护理研究等。护理部在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致力于护理教育,在1999年以前,完成院办护校的教学和临床生产实习任务,在1999年以后,逐步与省内外10多所大中专院校签订教学协议,每年接受省内外大中专院校180名左右护生毕业生产实习,教学质量深受校方好评。

护理事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全院有54个护理单元,1010名执业护理人员。不仅护理人员数量增加,而且护理人员资质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主任护师5人,副主任护师34人。

教学相长,如琢如磨。

院校教育 医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联姻高校,成为各大医学院的重要教学实习基地,促进医院医教研全面发展。2004年成为温州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蚌埠医学院、嘉兴医学院、杭州医学院等医学院的教学医院。2008年正式挂牌温州医学院定理临床学院,成为温州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2010年以来,郑翠苹、孙军、唐少华、黄建平先后被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遴选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毕业后教育 2009年开展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1年开展新模式住培,2014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两家基地联合体单位:乐清市人民医院(国家后备基地)和永嘉县人民医院(省级基地),两家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基地:瓯海区南白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湾区状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继续医学教育 1998年,温州市临床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分中心挂靠我院。2012年成为省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单位,全省仅八家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我院为温州市唯一一家。2013年温州市继续教育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挂靠我院。

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是必由之路,人才强院是坚强保障。医院按照"医院围着学科转、学科围着需求转、需求围着项目转、项目围着人才转"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方针,进一步引领医院科研、教学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20年来,医院先后获得了省科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5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作为科研协作单位,我院有关科室还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5项,厅级57项,市科技局立项课题427项, 获市卫生局立项课题286项。

医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策略,搭建平台,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环境,为优秀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提供技能发展的空间。先后派出沈洁、孙军、施俊武、金捷、陈力、姜利佳、李胡斌、陈恩乐、林丛等出国进修学习,快速追踪国际前沿医学技术。2012年与台湾万芳医院结对"姐妹医院",邀请台湾资深专家在我院举办为期8个月的医院精细化管理培训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2013年陈茂华入选本年度浙江省医坛新秀培养对象。本年蔡建勇、吴圣豪入选本年度浙江省医坛新秀培训对象。从1998年以来,我院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共51人。


4.png


仁爱之心,普世济民。医疗服务是医院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内涵。医院在加快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打造高效快速的医疗、细致入微的护理、合理有效的检查、舒适安全的就诊环境,为广大民众提供方便、快捷、质优的医疗服务。1998年率先在门诊挂号室启用电脑挂号,全院的财务收费、划价、记账、结算实现电脑化。1999年成立了卫生事务中心,2000年口腔科、中医科、皮肤科开始实施"患者选医生"制度,推行"午间方便门诊"。2001年升级门诊网络医院系统,实现挂号、收费一体化模式,在全市首家推出门诊科室的弹性工作制,让原先中午不开放的门诊科室中午正常上班。12月10日,开通"新生儿直播室",满足了家属希望随时探望患儿的要求。2002年和市慈善总会联合设立的全市首个慈善门诊正式挂牌成立,推出微创外科"假日手术"的新举措,患者可利用双休日等节假日实行腹腔镜手术预约制。"假日手术预约"的实行也是我院转变服务观念,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尝试。2004年设立了浙江省医疗系统第一家"客户服务中心",第一次将患者设为医院的"客户",为他们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推出5项特色服务,包括院长代表接受客户投诉、接听各类门诊预约电话、客户回访、导医服务、代办出院手续等。同年10月,电子检验条形码管理系统全面投入使用,真正实现了患者信息共享、结果网上查询,有效监控每项检验报告。2005年西院区在全市率先打出了"平价医院"的招牌,增设骨科、妇科病区和肝病门诊,同时推出全新的收费标准,免收挂号费、会诊费、常规检查费,下调体检费、化验费、常规检查项目的收费标准等,据统计实行平价后的几天内,每日门诊量翻了一番,达到平均每天500多人次,仅体检一项,每天前来自费体检的人数就达到200多人次。设立了省内第一家"聋哑人手语门诊"。2007年实施缴费一卡通,取药、挂号、收费一条龙服务;推出"午间门诊"。2009年门诊服务台设置检验单的自助打印机;成立病友俱乐部,将医院的人文关怀服务延伸到出院康复的人群。2010年成立医院志愿者服务站,由院内外热心人士组成,并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完善志愿者工作机制。2012年2月20日,我院正式启动自动化门诊药房,成为温州市首家实现门诊处方调配自动化的单位。2013年组建全市院后护送中心,服务市级医院的院后非医学需要患者的运送和危重患者的自动出院,为出院回家康复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正式铺开使用移动查房系统,成立了随访中心,率先推出了集中式的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服务新举措,将贴心式的医疗服务延伸到了院后,我院推出"出院床边结算"系列服务,推出了集Labor(待产)、Delivery(分娩)、Recovery(产后康复)一体的LDR病房新模式,孕产妇不用像过去那样被病房送到产房,仅在病房里就能完成待产、生产。2014年在门诊大厅候诊区创新推出清晨课堂,开展5S管理工作。2015年更是启动集团内医生多点执业、双向转诊网络平台等,通过此平台,结对单位的患者可以上转到中心医院、中心医院的患者在康复期可以通过下转回到结对单位;最突出的便利还在于开发了患者辅助检查转诊通道,方便患者在中心医院开展所需的检查。 2016年支付宝、微信在线支付功能同时上线,成为全市首家双平台支付移动互联网医院。2016年12月11日,启动精细化服务建设辅导项目,建立精细化服务标准系统和服务管理系统,提升窗口服务能力。


6.png


多彩文化,杏林芬芳。1997年,举办温二医百年院庆文艺晚会、院庆大型义诊活动,挂号费全免等院庆系列活动,全院职工共襄盛举,共同见证百年名院的昂首阔步。医院多年来还举办各类游园活动、迎新健身跑、护士节联欢会、职工书画比赛、猜灯谜、新春联欢会、职工运动会等系列全院职工活动,提供职工学习、交流的机会,加强职工凝聚力,其中迎新健身跑已经成为我院多年来的传统项目。1998年4月23日,创刊《温州二医报》,成立《温州二医报》编辑部,建立医院与社会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2012年随着医院更名,《温州二医报》也更名为《定理医苑》,至今已出刊207期;举办各类送医送药、健康大讲堂、晨间课堂、医疗帮扶等活动,深受广大市民喜爱;2010年11月,医院设计了以白累德医院时期的建筑物为雏形的院徽,传承百年文化,共续今朝芬芳;2015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医院微信公众号"二医那些事儿"、"温州市中心医院"正式上线,主动发声,第一时间将医院最新资讯及时送达至广大职工、广大患者。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随着医院业务的不断扩大,医院不断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提高医院诊断水平。1997年至2002年先后配置了国际最先进的数字式三维彩超克雷茨530D、鼻内窥镜、美国GE公司制造的多层螺旋CT、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等;2003年至2005年配置了16排螺旋CT、G60超彩仪、全自动生化仪、美国ESA公司生产的3010B型血铅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麻醉监护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其中血铅分析仪是当时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明确用于全血及体液中衡量铅的测定的唯一一种血铅分析仪。2008年至2017年,不断更新诊疗设备,先后购置西门子3.0T超导磁共振(MR)、飞利浦双梯度核磁共振(MR)、GE64排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CT)、西门子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DSA)、128 层4D螺旋CT、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奥林巴斯大型生化分析仪、美国ABI3130基因测序仪、东芝数字化多功能X线系统(ERCP专用机)、奥林帕斯超声胃镜、Nextseq CN500高通量测序仪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不但提升了医院运作平台,也提高了社会效益。

创新管理,跨越发展。在医院管理上,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医院领导层精准把握,努力推动数字化平台建设,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启动以项目评价为主的绩效管理系统建设和资材系统平台建设,增强医院发展后劲。2002年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完善干部竞争机制。2004年,实施废旧物资管理全省首家,这是受到省厅有关专家的奖赏和推广。2009年整体升级医院HIS系统,投入使用感染管理系统。2013年,强化医院内部流程协同合作,将资源作最优化的配置使用,与北京保诚医院管理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创建医院资源管理系统,以提升医院工作效率,确保服务质量。邀请多位著名讲者如钱庆文、孙学勤、王岳、王建军、崔龙旺、李澄尘等教授来院做管理及服务方面的知识培训,2016年更是邀请到美国梅奥诊所市场营销部名誉主席Kent Seltman、梅奥诊所内分泌科医生Michael Brennan,召开国际交流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中层干部执行力和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医院加快内部结构调整,规范职能管理组织。先后成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信息科、医教科、医务科;撤销人保科,成立人事科和保卫科;成立了基建科、膳食科、医保科、医院发展部、信息科、质管科;成立投诉中心,实行"首诉负责制",完善投诉处理流程。成立了职工服务中心,为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类事务提供"绿色通道"。

上善若水,人间有爱。每当有重大灾害或重大事件发生,温中心医院人总是冲在第一线,从抗击非典到汶川抗震救灾,再到"7·23"动车事故,温中心医院人从未落后,屡获表彰。

2003年"非典"疫情在我国肆虐流行,我院在全市最先建立起隔离病区、发热门诊,收治、留观可疑患者。当时市卫生局决定将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温州市收治"非典"的定点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住院患者和部分医务人员全部转移到我院,温州市肿瘤医院暂挂靠在我院,传染病患者全部转移到解放军一一八医院,五院全部腾空,按"非典"防治要求设置"非典"患者观察、可疑、疑似、确诊四大病区。在抗击"非典"的大局面前,医院完成了对肿瘤医院112位患者的安全转移和96位医务人员的妥善安置。5月8日,接收温州市首例"非典"疑似病例,最终治愈出院,取得了抗"非典"的阶段性胜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誉。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医院分两批派出19名队员组建抗震救灾医疗队和两批支援重建医疗队,冒着余震的危险赴汶川开展抗震救灾任务。号召全院职工捐款27万多元,先后收治20名四川灾区转送伤员,建立了爱心病区,组建最强医疗专家组进行救治,召集了60多名志愿者,照顾伤员生活,获得全国侨办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作为温州市传染病定点医院,医院积极投入救治工作,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参加救治H1N1甲型流感的专业培训,腾空了西院区整幢标准传染病病房作为危重甲型H1N1患者收治区域。5月31日,经过省、市两级专家组一系列抗病毒对症治疗,我省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患者康复出院。年度内成功救治危重患者17人,172名重症患者获得治愈出院,发热门诊接诊数千人次。

2011年突发"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我院临床一线及后勤部门300多人迅速参与抢救,共收治伤员24名,其中4名为危重患者。期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来院看望受伤的乘客,对医院的救援工作予以高度肯定。


7.png


2016年10月10日,我市鹿城区双屿街道中央涂村中央街159号4间民房倒塌。随后,我院开通绿色通道,启动抢救应急预案,陆续接收5位伤员,经过精心救治,5位伤员全部康复出院。

对外支援,大爱无疆。卫生援外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医院高度重视,先后派遣医疗骨干赴马里、中非及国内落后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持续促进受助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1997年至2017年,医院先后派出4人2批次赴马里、中非等国家进行医疗支援。我院援非人员克服气候、时差和语言等诸多不利因素,把大爱送出国,圆满完成了祖国交给的援外医疗任务。2007年,心内科贾珠银医生更是因工作业绩突出,荣获了40年医疗援非史上首枚马里共和国总统雄狮勋章,并受到了在非洲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慰问。2010年,首批派出江晨镝、林昭宇、李家仁、胡显玲等4人援黔,之后陆续派出11人分2批赴贵州支援,并与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12年医院首批派出章耀、徐志勇两名医师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助新疆之路,之后陆续派出5人2批赴新疆,并启动了温拜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为新疆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2017年医院肩负重托,派遣白莉莉医生赴藏开展为期2个月的包虫病筛查工作。

今朝大厦,风姿卓卓。在医院整体规模上,不断扩张发展空间,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温州市中心医院现有10幢大楼。走进大门,1号楼与2号楼像左右臂膀一样,与中间的5号楼通过两座天桥相连接。1号楼分南北区,南面4层、北面6层,南面为急诊楼,2002年12月,因城市道路扩建,我院早前的原门诊楼被拆,由城投集团赔偿所建;北面是2003年3月因非典原因建设,原先作为综合大楼,设病床140张,肿瘤化疗科、妇科肿瘤、肿瘤放疗科、耳鼻喉科等病区迁入,后于2009年进行大改造,体检中心、输液室、中医科、病理科、口腔科等相继搬入该楼;2号楼检验大楼,也是因城市道路扩建,作为拆除我院原行政急诊楼赔偿而建,建于2002年10月;3号楼是现在的行政综合楼共3层,由原民房拆除,并于2015年7月投入使用,各职能科室缩减行政办公用房面积,集体搬迁至该综合楼;5号楼也分南北两区,北面系1994年5月完工的原住院大楼,2009年3月,超声影像科、放射影像科、心电图室等相关辅助科室搬入该楼与南面新建门诊楼相衔接,部分楼层仍作为病区使用;南面为现在的门诊大楼,由2009年改扩建,并于2012年投入使用,门诊楼共7层,总建筑面积10080 m2,其中新建面积5680 m2,改建面积4400 m2,每层楼均可提供挂号、收费服务,实现挂号、就诊、分诊、缴费一站式服务;2001年8月,6号楼建成,楼高6层,是由原职工宿舍、幼儿园、制剂室拆除改建,6号楼先是作为妇儿综合大楼使用,共220张床位。2009年5月,将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康复科及相关辅助科室迁入改为脑科中心大楼;7号楼是我院主要住院楼,共21层,建于2008年10月,是拆除了部分医院职工宿舍、供应室、外科妇产大楼及金工间,总建筑面积39801m2,共有床位868张,按当时最先进的现代化医院管理与建筑要求设计;8号楼为后勤楼,系我院用房紧张,2013年租用了原温州卷烟厂厂房,重新加固装修后使用;9号楼是原民房,现用于部分后勤科室办公;10号楼是从周围居民手里收购,也是后勤办公区;11号楼是原职工宿舍,2009年原拆原建,现为统计室和档案室。

版权所有:温州市中心医院 COPYRIGHT © 2004-2024/4/27 7:55:50 WWW.WZHOS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温州市大简巷32号 联系电话:0577-88181606 邮编:325000
浙WWS标2010110100005号 浙ICP备13037826号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